经过长时间的安装调试发现,替换后的光伏双轴跟踪系统安装更加方便,性能更加稳定,有效解决了转动系统失灵、电机和控制器失准、轴承打滑等缺陷,最重要的是压缩成本。

今日,位于晋中市的晋能集团超高效异质结电池组件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的投产意味着晋能集团在超高效电池组件量产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填补了山西高端光伏制造领域的空白。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运行一年收效显著

同时,由于其具备双面发电特性,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发电量有8%-20%的增加。与普通高效组件相比,整体发电量提升44%。据介绍,由晋能创新研发的超高效双面异质结(HJT)组件产品采用转换效率超过23%的异质结双面电池,具有优异的弱光响应、超低功率温度系数、超低衰减等多重优势据介绍,由晋能创新研发的超高效双面异质结(HJT)组件产品采用转换效率超过23%的异质结双面电池,具有优异的弱光响应、超低功率温度系数、超低衰减等多重优势。该项目的投产意味着晋能集团在超高效电池组件量产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填补了山西高端光伏制造领域的空白。

与普通高效组件相比,整体发电量提升44%。同时,由于其具备双面发电特性,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发电量有8%-20%的增加。滨田MS太阳能发电站 王健 摄此外,配电用升压变压器来自海鸿电气有限公司,逆变器来自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支架铝材来自华建铝业,监控设备来自长虹,也皆为中国品牌产品。

引人瞩目的是,该大型太阳能电站的九成设备来自中国制造,成为已在日本并网发电的特高压太阳能电站中,中国国产设备占比最高的项目。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仪式上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合作项目,其环境友好、充满人性的设计,让人感受到独特的柔软与温情,希望能够成为新能源项目的一个范本。采用分散式光伏发电技术保证光伏电站最大限度发电,自身耗电极小,有着20年高寿命的使用设计,还在散热、防水、防风沙、耗电等性能上有着突出的技术优势。由在日中资太阳能企业PowerMax开发、承建、运维的日本岛根县滨田市第二期12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滨田MS太阳能发电站),25日在当地举行竣工典礼。

王健 摄此间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此一项目,可以窥见中国太阳能产业在日本市场正逐步实现质的进展。据介绍,这个由多国合资合作建成的日本光伏电站,其组件、支架、电缆、逆变器及变压器均为中国产品,其中组件部分采用正信光电集团的多晶硅组件,逆变器则采用拥有90多项专利的华为组串式逆变器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运行一年收效显著

2017年4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在上海召开会议,宣布正式启动光伏发电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要广泛吸收相关单位和企业的先进经验,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的特点;要注重分布式的发展方向,要考虑到光伏发电与微电网、储能等技术的结合;要对采空区、水面、农业、林业、既有建筑等新的应用场景进行定义和规范;要认真研究国内现行的相关标准,做好与现行标准的协调工作,避免相互矛盾和重复。据悉,规范修订结束后,与此相关的光伏电站施工、验收标准的修订工作也将随之展开。他建议修订编制专家组,在对光伏电站的规模、设备、系统技术及应用模式的定义方面,要充分注重对技术经济性的考虑,要考虑到定义的变化可能带给电站投资在消防、防洪等方面的投入的变化,要立足于为投资者减负的角度。

规范中的一些条文规定已经相对滞后于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些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尽快做出修订。修订工作组表示,将尽快拿出新规范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方向,确定修订大纲、工作时间表,加快进度,并行推进各项相关工作据修订工作组的初步工作时间表显示,预计新的规范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修订和报批工作。修订要有前瞻性,要考虑到光伏发电技术和行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对于此次规范的修订,汪毅要求修订编制工作要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并要与现有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资料显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797-2012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上海电力设计院主编,于201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但是,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市场形势的变化,包括组件、逆变器等系统核心设备在内的新设备、新材料的蓬勃发展,以及分布式、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新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形式的不断涌现。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运行一年收效显著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发电标准处处长汪毅在启动会上表示,规范是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的核心国家标准,被专家们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国标《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作为光伏发电行业的龙头标准,在实施5年后,正式迎来修订。

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上海电力设计院等机构的30余位专家与会,会议由上海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郭家宝主持。据郭家宝介绍,此次对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仍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和上海电力设计院负责主编工作,包括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新疆电力设计院、科诺伟业、诺斯曼、新疆新能源、摩昆新能源、无锡昊阳、神舟电力等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参与具体修订工作。实施5年来,为推动我国光伏电站在设计、施工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要通过调研,梳理单晶组件、多晶组件以及双玻组件等各类光伏组件的特点,以及集中型、组串型等逆变器的特征,并以此进一步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设备选型要求,强化规范的引导地位,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涵盖所有组件、逆变器、汇流箱、就地升压变等关键设备,要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试用和发展留出空间。汪毅表示,规范的修订,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据悉,规范修订结束后,与此相关的光伏电站施工、验收标准的修订工作也将随之展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发电标准处处长汪毅在启动会上表示,规范是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的核心国家标准,被专家们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但是,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市场形势的变化,包括组件、逆变器等系统核心设备在内的新设备、新材料的蓬勃发展,以及分布式、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新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形式的不断涌现。

据郭家宝介绍,此次对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仍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和上海电力设计院负责主编工作,包括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新疆电力设计院、科诺伟业、诺斯曼、新疆新能源、摩昆新能源、无锡昊阳、神舟电力等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参与具体修订工作。实施5年来,为推动我国光伏电站在设计、施工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要通过调研,梳理单晶组件、多晶组件以及双玻组件等各类光伏组件的特点,以及集中型、组串型等逆变器的特征,并以此进一步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设备选型要求,强化规范的引导地位,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涵盖所有组件、逆变器、汇流箱、就地升压变等关键设备,要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试用和发展留出空间。修订要有前瞻性,要考虑到光伏发电技术和行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

修订工作组表示,将尽快拿出新规范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方向,确定修订大纲、工作时间表,加快进度,并行推进各项相关工作据修订工作组的初步工作时间表显示,预计新的规范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修订和报批工作。他建议修订编制专家组,在对光伏电站的规模、设备、系统技术及应用模式的定义方面,要充分注重对技术经济性的考虑,要考虑到定义的变化可能带给电站投资在消防、防洪等方面的投入的变化,要立足于为投资者减负的角度。对于此次规范的修订,汪毅要求修订编制工作要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并要与现有相关标准协调一致。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上海电力设计院等机构的30余位专家与会,会议由上海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郭家宝主持。

汪毅表示,规范的修订,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2017年4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在上海召开会议,宣布正式启动光伏发电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

国标《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作为光伏发电行业的龙头标准,在实施5年后,正式迎来修订。资料显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797-2012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上海电力设计院主编,于201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规范中的一些条文规定已经相对滞后于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些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尽快做出修订。要广泛吸收相关单位和企业的先进经验,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的特点;要注重分布式的发展方向,要考虑到光伏发电与微电网、储能等技术的结合;要对采空区、水面、农业、林业、既有建筑等新的应用场景进行定义和规范;要认真研究国内现行的相关标准,做好与现行标准的协调工作,避免相互矛盾和重复

据称,该项目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仅次于位于亚利桑那州的Bagdad矿山(一家公关服务公司的领土)的18兆瓦的装机容量。据Intel全球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总监Marty Sedler介绍,该公司还在全球各个校区生产各种能源计划。Intel此前承诺过,在2015年将其绿色电力装置加倍,目前这一成果只是当年承诺实现的一部分。7.7兆瓦意味着可一次性为约2000家住户供电。

同时,该太阳能面板还能容纳约3000个停车位。目前,位于美国California和欧洲的Intel校区(The Santa Clara)全部为100%的绿色环保。

当面板暴露在直射太阳光下时,该太阳能电池板的容量可达7.7兆瓦左右。该计划表明,当太阳直射面板上时,可以一次性为约2000户家庭供电。

同时,现场还能容纳约3000个停车位。同时,该项目可生产约1300万千瓦/时的电力,这足以满足1000个家庭每年的能源需求。